第370章 回首已是山河秋(1 / 2)

朝暮并往,忽已半生!

时年,蒋奇已经年过半百五十一岁了!

就在刚刚,中组部的一位副部长带着他在临江省委常委开了一场班子会议。

毫无疑问,这场会议是以蒋奇为中心,介绍他履历的同时宣布任命他为临江省省长兼省委副书记这一工作安排。

看着会议室内的省委常委们,蒋奇微笑和每个人来了个目光交流,这其中的大多数人他都不太熟悉。

然而,有一个人他却是再熟悉不过了,这人就是现任临江省委书记贺朝林!

在去粤东之前,蒋奇是富江分管公安、司法、信访的省委常委,除了常务副省长之外权力最大的一个副省长,而贺朝林就是蒋奇的顶头上司富江省省长。

在张恪言的撮合之下,外加专职副书记彦茂才等人的支持,蒋奇跟贺朝林成为了政治盟友,二人互相配合,完成了很多工作。

蒋奇之所以选择此次前来临江,就是因为贺朝林的原因,在他看来,至少两人不会出现内耗的情况。

当然,甭说老贺了,其实不管蒋奇去哪,就拿此时他的身份来说,也绝对不会有人选择与他硬碰硬了。

要知道,蒋奇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那就是张晟把权力过渡到了他的手上,而他还兼任着749局局长这个职位。

有的人可能会问,此前提到的一个叫于广权的副局长呢?对方就这么心甘情愿的选择臣服了吗?

答案当然是毋庸置疑的,有钱亮这个内应在,收服一个技术人员对于蒋奇来说根本不费吹灰之力。

一个完全行走在黑夜和白天的位高权重大员,但凡有点政治头脑的都会想办法和蒋奇交好,而不是与他为敌,以卵击石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蒋奇和老贺通力合作,临江迎来了高速发展的窗口期,大量的优秀干部被组织发现,而庸才则全部调离了重要的岗位。

如果说蒋奇在临江当省长的这段时间内,什么贡献最大,绝对不是发展当地经济这么简单,而是为组织选拔了一大批忠诚可靠的优秀干部。

就像此前提到的磁场问题那样,不同的能量场会吸引不同的人加入。

如果一个组织懒惰、涣散,整天勾心斗角、溜须拍马,那么不用想,这个组织里面的大多数人都会这样,因为只有随波逐流才有可能得到提拔,谁敢当异类啊!

相反,如果一个组织里面的人都知道领导特别厌恶刚刚提到的那些不良之风,试问下面的人会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工作?

蒋奇提拔的都是有能力、有担当的人,想从他这里走后门担任重要领导岗位,门儿都没有!所谓上行下效,时间长了,一级级选拔出来的当然都是肯办事实的干部了。

另一边,看到蒋奇在临江的工作开展的如此顺利,已经从粤东调回富江任组织部部长的陈显智着了急,希望蒋奇赶紧调到富江来当书记。

这东西是你想就能实现的吗?

此前提到过,干部提拔有异地任职的要求,即不看干部的出生地,而参照其长期任职的工作地为依据。

蒋奇此前大半经历都是在富江任职,直到当了省副部级领导干部之后才调到了粤东,之后工作了五年多,然后又去了帝都的一家国企任职,现在又来到了临江当省长。

所以,这么算下来,蒋奇也仅仅是在外面工作了十年左右,组织怎么可能把他调回最初的工作地呢?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蒋奇的真实想法了,那就是他想调回富江吗?

答案毋庸置疑,当然是想回去了!

相信只要是从政且有政治抱负的人,无论是谁,恐怕都一颗建设自己家乡的心愿吧,毕竟谁不想青史留名呢?

蒋奇也不例外,所以在临江当省长工作了两年后,他向组织申请调往富江去